在讯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,不同种类的游泳训练策略层出不穷。对于兼顾竞赛任务的游泳教练同行们,每当我们发现一些新颖的训练方法时,或多或少的会做一些训练尝试。
一套游泳训练策略,能否真正适合自己游泳队的需求,除了尝试之外,还需要根据队员的训练感受,做适当的修改!
可以说,在竞技游泳训练体系中,一个看似固定的训练模型,会随竞赛工作的需要,做必要的调整。

这是一组本年度暑假集训的青少年游泳训练教案,依照每周4次训练的节奏,经过第一阶段3周的训练后,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的专项能力强化训练。
对于在第一阶段训练中,具备一定混合泳基础训练能力的青少年选手。将混合泳的综合训练能力向专项训练能力做转化,就显得尤为关键了。
在熟悉的赛道上,从容地开始加速!无疑是第二阶段训练工作的重点之一。

对比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首次课的训练内容,我们会发现总体的训练架构有了细微的变化。
曾经主要的混合泳训练单元,被前移以速度力量训练的形式,成为基础训练单元的组成。
主项训练单元的加入,以(二选一)的形式,成为第二阶段训练开始部分的关键点。

为什么要这么安排?对于青少年选手有哪些好处?
1、将第一阶段混合泳的阶梯训练,做持续性强化,通过划水掌和脚蹼的加持效果,可以获得更好的单项泳姿速度感,同时优化专项肌群的速度力量。
2、在熟悉的阶梯训练模式中,专项强度训练的加入,将成为速度耐力训练的延伸部分,改善整体训练能力与技术状态。
3、两种混氧训练策略(二选一),用于应对不同的比赛项目需求。前者以强化后程加速,后者以分段的平均配速为主。
4、结合青少年选手训练状态起伏多变的特点,通过固化第一阶段的阶梯训练模式,帮助教练掌控专项训练的负荷节奏,为第二阶段整体训练阶段,提供训练数据的参考。

众所周知,加入专项训练策略的目的,是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做准备。对于赛前高强度训练阶段,缺少系统性基础训练的青少年游泳队,仅凭几周集训课的累积,是无法攀升到高水准竞技状态的。
坚持稳健的训练理念,守护好已经建立的训练优势,将会让我们的年轻选手,在下一阶段的比赛中,有稳定的表现!
我们不期待那种大起大落的竞技表现,稳步攀升的进步,即使慢一点,总归会让我们走得更远。

URSOT游泳训练系统,暑期集训第一阶段(混合泳)4套训练方案已全部上线,欢迎广大游泳教练同行、运动员、家长朋友参阅调用。
第二阶段(专项强度)训练方案,将陆续上线,敬请期待!

青少年:200米混合泳有氧+金字塔训练
本计划适用于青少年混合泳和蛙泳选手的有氧基础训练阶段,用于改善选手的持续训练能力,均衡发展不同泳姿的速度水平,提高选手对专项负荷强度的耐受能力。
主要训练单元介绍:
金字塔有氧单元:构建有氧耐力核心,通过递增(100→200→300)再递减(30→200→100)的金字塔结构,在多泳姿组合练习的基础上,持续刺激有氧系统,提升混合泳专项耐力。
基础训练组1:使用划水掌的循环+阶梯训练法,通过100米仰泳→4×25米蛙泳的转换训练,用于提高仰泳专项力量训练同时,强化蛙泳在泳姿转换阶段的加速能力,以获取精准的加速技术和划水效果。
基础训练组2:使用划水掌的循环+变换训练法,通过分解+打腿+配合的3种蛙泳专项技术训练形式,将负荷强度与技术训练进行整合,用以优化蛙泳的技术动作细节,提高划水与打腿效率,改善技术状态与动力输出水平。
训练提示:
1.在金字塔有氧训练单元的蝶泳项目中,提示选手关注100米蝶泳的划水节奏与呼吸节奏,做好对分段游速的控制安排。
2.在金字塔有氧训练单元的混合泳项目中,提示选手关注泳姿转换过程中的划水加速效果,并做好转身蹬壁技术。
3.基础训练单元:在蛙泳专项训练中,提示选手关注划水频率与身体位置,建议重视每次动作的滑行距离。

免责声明:

  1. 本训练计划,仅为游泳教练员提供设计训练计划的参考方案,不承担与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。
  2. 本训练计划,不承担运动员在单独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责任和义务。
  3. 本训练计划,仅限本应用中进行使用,本公司依法享有相应的知识产权,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、商标权、专利权或其它专属权利等,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。未经本公司明示授权,不得散布本应用所使用的上述任何资料和资源,或根据上述资料和资源制作成任何种类物品。
    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,请不要选择使用。